发布时间:2016年12月20日 来源: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 阅读:269次
【编者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在分析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总结2016年经济工作的基础上,对明年的经济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此次会议受到国际舆论和专家学者等密切关注。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占斌对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做出了深度全面的剖析。
近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主动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推动经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前三个季度数据和近期的情况看,今年经济主要目标有能力完成,在转型升级中能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这标志着“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良好开局,我国站在更高的发展水平上和更高的发展起点上。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还不能轻言经济已经触底和企稳,接近底部的徘徊趋势将维持一段时间。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理性思考、沉着应对,采取有力措施破解发展的难题。
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有能力保持在6.5%以上的增长速度
党中央、国务院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作出了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的重大判断。2016年在“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下,党中央、国务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三去一降一补”取得了积极进展。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国民经济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市场预期进一步改善,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新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服务业继续较快增长,金融市场平稳运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绿色发展成效显现,城镇新增就业好于预期,城乡居民收入和经济增长保持协调,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总体保持在合理区间,符合预期,总体仍处于L型走势的筑底阶段。
我们认为看待中国经济,要始终坚持辩证法的思想方法,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今年保持在6.7%的增长应该没有悬念,这个速度在世界各国都是比较靠前的,中国经济的稳中求进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国内外很多机构和专家都对中国经济的增长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评价。从中国经济现实和未来看,基础好,潜力大,韧性强,回旋余地大,有些数据出现好的势头,出现了一些企稳的信号,相信中国经济仍然能够走出值得期待的曲线来。十三五时期,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落实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中国经济保持6.5%以上的增长是有能力实现的。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仍然很大,甚至压力山大,从未有过如此的复杂矛盾。当前,如何在经济结构调整中转型升级,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2017年是我国实施“十三五”规划、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年,各项改革进入“关键期”,各项措施如果能很好落实,会有望稳定市场的预期,产生新的制度红利,经济走势总体仍处于L型走势的筑底阶段。随着房地产调控的实施,房地产投资可能会回落。补短板力度会加强,关系国计民生和培养经济增长新动能的重大工程和基建投资将会加速推进,继续扮演着稳增长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人民币汇率修正和出口企业提质增效,2017年出口可能会比今年好。PPI从今年9月份转正以后,结束了连续54个月同比持续下降的局面,意味着工业领域供求关系有实质性变化,中国制造业投资已经开始出现一定程度的恢复。很多企业盈利转好,包括汽车、上游资源品行业、钢铁、煤炭,很多行业的利润得到改善。随着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中国制造”有效供给能够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对于2017年的中国经济,预计应该是6.5%以上,仍然是一个缓慢探底的L型走势。
对中国经济有信心是源于对全面深化改革有信心
全面深化改革已经三年了,亮点可圈可点。一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成效明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高效宽松的体制机制环境逐步形成,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电商、互联网+等引领的新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亮点纷呈。三是有效政府的作用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弥补市场失灵等层面得到较好的发挥。四是财政金融改革蹄疾步稳,营改增稳步有序推行,现代金融市场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五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序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任务推进取得初步成效。
对中国经济有信心是源于对全面深化改革有信心。信心源于全面深化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下的有序推进。深化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和正确带领下进行的改革,党中央坚持从严治党,重塑经济发展制度环境,强化改革的执行力,以实事求是遵循规律的精神、敢破敢立自我革新的勇气在改革征程上克难前进。深化改革是依法治国大背景下推进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深化改革的有力保障,其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为全面深化改革保驾护航。深化改革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中国制度具有强有力的政党组织领导和动员系统、高效的政府执行系统、高度集中的中央协调系统。这样的制度正在不断完善,逐步向成熟定型靠拢,这种制度安排在集聚力量、发挥国家整体效应、促进政府积极作为、实现国家集体意志等方面具有明显功效。
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则,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主线。应正确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坚定改革信心。全面深化改革是波浪式向前推进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面深化改革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应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和担当意识。全面深化改革,触及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利益调整,凝聚改革共识难度加大。要牢固树立“三种”意识,增强推进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提振改革信心。要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注重调动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